首页>敲诈勒索罪

拘留后多长时间通知家属?

【摘自: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】   525

  拘留是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,在刑事诉讼中,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之一。根据规定,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,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可以先行拘留:

 

       (1)正在预备犯罪、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;

 

       (2)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;

 

       (3)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;

 

       (4)犯罪后企图自杀、逃跑或者在逃的;

 

       (5)有毁灭、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;

 

       (6)不讲真实姓名、住址,身份不明的;

 

       (7)有流窜作案、多次作案、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。

 

       拘留犯罪嫌疑人,应当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,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,制作拘留证。执行拘留时,必须出示拘留证,并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、捺指印,拒绝签名、捺指印的,侦查人员应当注明。

 

       拘留后,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,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。异地执行拘留的,应当在到达管辖地后24小时以内将犯罪嫌疑人送看守所羁押。

 

       在通知家属的问题上,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、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,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制作拘留通知书,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。拘留通知书应当写明拘留原因和羁押处所。

 

       (1)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属于上述“无法通知”:

 

       ① 不讲真实姓名、住址、身份不明的;

 

       ② 没有家属的;

 

       ③ 提供的家属联系方式无法取得联系的;

 

       ④ 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通知的。

 

       无法通知的情形消失以后,应当立即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。

 

       (2)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属于本条规定的“有碍侦查”:

 

       ① 可能毁灭、伪造证据,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;

 

       ② 可能引起同案犯逃避、妨碍侦查的;

 

       ③ 犯罪嫌疑人的家属与犯罪有牵连的。

 

       无法通知、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,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。

 

       刑事案件,涉及亲人的人身权益、财产权益,在亲人面临刑事责任追究时,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切身利益,应及时聘请律师介入,运用辩护技巧,最大化的彰显法律公平与正义。若有法律疑问,可免费咨询在线客服

家属触犯刑法?点击下方的【在线咨询】解决法律问题。天津刑事诉讼团队,专注于刑事案件十余载,为众多犯罪嫌疑人无罪辩护、减刑缓刑。越早委托越有利,电话咨询热线:13642137295

上一篇:被拘留了怎么捞人? 下一篇:非法经营烟草会判几年?

金牌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


立即咨询